一九零二年創辦的漳州府中學堂,從學習的科目來看,確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變革;從社會效果來看,學校在傳播近代文化科學方面,起了思想啟蒙作用。"五四"活動時期,學生積極投入愛國的反帝反封建的洪流、為喚起漳州人民的覺醒作出了貢獻。一九二六年中共黨組織在二師成立,部分學生積極參加工農革命斗爭,為籌組閩南紅軍游擊隊和開辟閩南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。從漳州府中學堂到改名為省立龍溪中學的二十八年,學校涌現出不少人才。
年代:1902-1930(*1905-1930學校歸并或分離的詳細情況見下面的附表)
校名、校長、校址變遷一覽表 | |||||
校名沿革 | 年代 | 任職名稱 | 姓名 | 任職時間 | 校址 |
漳州府中學堂 | 1902-1913 | 監督 | 曾兆渭 | 1902-1913 | 漳州芝山書院 |
漳州師學堂 | 1913-1915 | 校長 | 陳炳煌 (陳林淞代理) |
1913-1915 | 漳州丹霞書院 |
漳州府中學堂 | 1915-1916 | 校長 | 王廷贊 | 1915-1916 | |
福建省立第八中學 | 1916-1927 | 校長 | 陳啟其 | 1916-1925 | 先在漳州丹霞書院1920年遷至漳州芝山凈眾寺 |
施蔭堂 | 1925-1927 | ||||
福建省立第八初級中學 | 1927-1929 | 校長 | 林有任 | 1927-1929 | 漳州芝山凈眾寺 |
福建省立龍溪初級中學 | 1929-1930 | 校長 | 吳玉德 | 1929-1930 |
附表:1905-1930年歸并或分離的學校變遷一覽表
校名、校長、校址變遷一覽表 | ||||||
校名沿革 | 年代 | 歸并分離年代 | 任職名稱 | 姓名 | 任職時間 | 校址 |
汀漳龍師范傳習所 | 1905-1907 | 監督 | 吳朝圭 | 1905-1907 | 漳州丹霞書院 | |
汀漳龍師范簡易科 | 1907-1912 | 監督 | 吳朝圭 | 1907-1912 | ||
汀漳龍初級師范學堂 | 1912-1913 | 1913年歸并 | 監督 | 陳之麟 | 1912-1913 | |
汀漳龍師范學堂 | 1915-1916 | 1915年分離 | 校長 | 吳春元 | 1915-1916 | |
福建省立第二師范學校 | 1916-1927 | 校長 | 黃恩培 | 1916-1927 | 漳州芝山凈眾寺 | |
福建省立第三高級中學 | 1927-1929 | 校長 | 陳 開 | 1927-1929 | ||
福建省立龍溪高級中學 | 1929-1930 | 1930年歸并 | 校長 | 陳良機 | 1929-1930 |
- 上一篇:沒有了!
- 下一篇:昔日龍溪中學簡介(1930-1952)[ 06-26 ]